“校園貸”陷阱多,“擦亮眼”拒受騙。
随着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不斷向高校拓展,部分不良網貸平台采取虛假宣傳、降低門檻、隐瞞資費标準、中間商采取小額回報,誘導學生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業等帶來不良影響,甚至發生惡性治安案件。也打擾了家長、老師的正常工作。現小編搜羅了幾個校園貸款被騙的案例以及分析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防止陷入“高利貸”陷阱,增強網絡信息安全防範意識。以下是幾個校園貸款的案例:
案例一:陷于不良網絡的“高利貸”
學生彭某輔導員接到上海一家公司電話,說明彭某在他們公司借款6000元,至今未還清,輔導員是她的責任人,故希望我能聯系彭某。經調查:彭某确實借了6000元,主要是為了購買健身課程,後家長将欠款還清;2016年5月7日,輔導員突然接到家長電話,說孩子失蹤一直沒回家,電話也打不通,同時又接到兩三個電話,都說彭某在他們手裡借了2萬元錢,要求馬上歸還,且态度惡劣,甚至還有人到家長的工作單位去鬧事。經調查該生确實找到一個借貸公司借款14000元,借款兩個星期,到期連本帶息需償還20000元,此錢除了用于償還之前的欠款外,又購買了私教課程11800元。通過計算,目前欠款還有一萬多。
案例二:“小廣告”借款800元利,一周息就要10%
大三學生小楊曾有過一次“難忘”的借貸經曆。去年12月,他迷上了一款手機遊戲,為了購買裝備、充遊戲币,三天内他不知不覺就消費了近800元。當他取錢充飯卡時才發現銀行卡裡隻剩100元了,此時,距父母彙生活費還有兩周時間。一向“好面子”的小楊便想起了校門口的借貸“小廣告”。
小楊說,對方要求他提供學信網登錄截圖及輔導員和家長的手機号碼,簽了一份類似借款的協議後,就借到了800元。一周後,小楊便開始接到借貸平台的催款電話。
“借錢時沒搞明白‘一周10個點’是什麼意思,他們還騙說還不上可分期還,我當時快崩潰了,哪有錢還。”小楊說,此時他才弄明白,“10個點”即一周利息10%,更可惡的是,第二周再不還,就會利滾利。
“那時每天都會接到催債電話,對方還威脅,一周内再不還就打電話給輔導員和家長,找他們要錢。”小楊說,受不了這種驚吓,他隻好向父母老實交代,立即把錢還了。
【調查】校園網貸,挖的“坑”不少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還有不少學生喜歡向網貸平台借錢。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校園網貸産品大緻分為三類: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優分期等,部分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P2P貸款平台,用于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投投貸、名校貸等;阿裡、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
記者留意了幾個專門針對大學生分期購物的借貸平台,發現這些平台的借貸門檻都很低,對借款人資質審核很寬松。在某平台上借1000元,隻要注冊,然後在網上填寫自己的身份證、校名、銀行卡号、同學以及輔導員的姓名、電話即可;借款5000元以上則要求錄一段視頻,發一段念自己身份證号、家庭地址的語音,簽一份電子版合同,即可輕松搞定、15.4%、13.5%;“e時貸”發布的許多貸款期限均為1月,貸款金額從百元至千元不等,最高利率達24%。而目前,銀行信用卡分期的月利率普遍在0.6%至0.72%之間,實際年化利率為13%至15.6%之間
【分析】超前消費 隐患重重
随着互聯網金融不斷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網絡借貸以其方便快捷的方式,低息誘人的條款,迅速攻占各大高校。加之大學生強烈的新鮮感、求知欲、表現欲,超前消費的觀念在大學生人群中日益滲透。“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成為部分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消費方式。
“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鐘到賬”,大學校園裡到處充斥着各種網絡貸款平台的廣告,學校道路兩旁、食堂、公告欄甚至是廁所,均能看到“無抵押,半小時放款”“月息1%”等帶有誘惑字眼的标語。除此之外,網購市場也盯上大學生市場推出的“京東白條”“螞蟻花呗”等多款分期服務産品,并獲得大學生的喜愛。而作為高校密集,大學生人數衆多的東北市場,更容易得到借貸者的青睐。盡管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但是大學生群體卻擁有高學曆、高消費需求、高信用意願,且對于利率不敏感、法律意識淡薄,并有父母做最後的經濟後盾。這些因素使得網絡借貸平台紛紛瞄準大學生這一塊“大蛋糕”。為了搶占學生客戶,借貸公司設定的門檻通常較低。學生的學校、學曆和家庭背景是主要審查依據,而對其借貸用途一般不作硬性規定和要求。學生不需要任何擔保和資質證明,簡單填寫個人信息,就能貸款幾千甚至幾萬元。
面對眼花缭亂的網貸平台,學生往往由于社會經驗少、沒有理财概念、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很容易陷入“高利貸”陷阱。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學生闫惠童認為,網絡借貸為自己帶來了便利,是一種很好的消費方式。比起每次跟父母伸手要錢被追問,網貸能夠更快更有效地解決自己的需求。也有學生表示,網絡借貸行為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自己的消費觀念、理财觀念,為部分需要創業的同學提供啟動資金,至于網絡貸款背後的超高利率并沒有注意。
網絡貸款“低門檻”的背後,存在冒名借貸和信息洩露的風險,在看似便利的校園貸背後,往往藏着陷阱甚至引發一些社會問題。河南某高校鄭德幸以同學名義借貸了數十萬元,而其中當事學生很多對借款的事竟毫不知情。鄭德幸最終因無力償還近百萬元欠款以及無法承受的巨大精神壓力而跳樓自殺,雖然隻是個别極端案例,但也暴露出目前校園貸市場存在的一些風險。